首页 >> 马云龙

任上华语文艺片将再角逐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朴慧京金昌贤锦州舒克金泰宇

唐人娱乐网 2022-08-23 22:41:46

华语文艺片将再角逐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

华语电影竟然已经有6年没有拿到过威尼斯电影节的最高奖项,这可是自1989年侯孝贤凭借《悲情城市》为华人赢得第一座金狮奖之后,就再也没出现过检查1下水位控制器的供水系统是不是能够正常供水的局面。威尼斯电影节历来被认为是华语电影的“福地”,张艺谋、李安、贾樟柯等如今称得上是华语电影大师级的人物,都因受到威尼斯电影节的青睐而得到世界影坛的关注。

然而自2007年之后,华语电影人在威尼斯电影节上表现却越来越平淡,以至于媒体只能将关注的焦点转移到蹭红毯的女明星和各种华语商业大片的发布会上。为啥会这样?威尼斯电影节的新任主席一语道破根本:“现在中国电影人明显发生了转变,主要制作面向本土观众的大众电影,但却不适合走出国门。”而今年,《闯入者》、 《黄金时代》、《亲爱的》三部文艺片的入围,让国人又再次聚焦金狮奖。

黄金时代 李安三年两度夺金狮 贾樟柯开创新历史

可以说,威尼斯电影节是所有海外电影节当中最爱中国的,而这种爱与掌管了威尼斯电影节选片权长达18年之久的马克·穆勒有着非常直接的关系。1986年,在中国留过学,高度迷恋中国文化的马克·穆勒,被威尼斯电影节组委会聘为该电影节选片委员会的亚洲区选片人,从那一刻起,威尼斯就成了华语电影走向世界的幸运之门。

1989年,侯孝贤的《悲情城市》为华人赢得第一座金狮奖;1992年,张艺谋继1991年凭《大红灯笼高高挂》拿到银狮奖后再下一城,凭借《秋菊打官司》摘取了他的第一个金狮奖,而巩俐也因此片摘取了当年威尼斯电影节的影后桂冠,从而真正地走向国际。1994年,蔡明亮凭借《爱情万岁》,与国际大导演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的《蓝》并列拿到“金狮奖双黄蛋”。1999陶喆年,张艺谋达到自己国际影响力的最高峰,再一次凭借《一个都不能少》摘取了第二座金狮奖,而当年的最佳导演奖则颁给了中国导演张元。

到了2004年,马克·穆勒从瑞士人莫里茨·德·哈登手中接任了威尼斯电影节主席的位置,自此威尼斯电影节对华语片的青睐更一发不可收拾。2005年,李安凭借《断臂山》获得第一座金狮奖,更因此让影片得到奥斯卡评委的关注,拿下了当年的奥斯卡最佳导演奖;2006年,贾樟柯第一次亲吻了金狮奖杯,一部《三峡好人》不仅征服了威尼斯,更让世界看到不同的中国。2007年,李安携争议之作《色·戒》再战水城,成为历史上第二位拿过两座金狮奖的华人导演,而当年的评委会主席,正是第一位拿过两座金狮奖的张艺谋。

连续三年将最高奖项颁给华语片,华语电影在马克·穆勒的大力支持下开创了在威尼斯电影节的“黄金时代”。

变革时代 华语电影市氧化物冶金技术场膨胀 商业片大发展文艺片惨淡

然而,在2007年之后,这种“喜大普奔”的大丰收局面却急转直下,从2008年至2013年,华语片在水城最好的成绩仅仅止步于2011年蔡尚君导演的银狮奖作品《人山人海》和叶德娴凭借《桃姐》拿到的影后,以及2013年,蔡明亮拿到的评审团奖。

而比没奖拿更令人尴尬的是,银狮奖的蔡尚君在《人山人海》后再无新作,曾在2012年凭《三姊妹》拿到过地平线单元头奖的王兵,甚至根本无缘登陆院线,蔡明亮的《郊游》,更是“艺术造诣”“高”到一般人无法欣赏、无从理解的地步。比起当年张艺谋、李安获奖的《秋菊打官司》《一个都不能少》《断臂山》《色·戒》等经典影片,新近获奖的导演和作品,无论是知名度、影响力,还是被观众接受的程度,都与以往没有任何可比性。

造成这种局面的缘故或许与“中国迷”马克·穆勒主席的离任有关,但更重要的原因,则在于华语电影市场发生的变革。我们可以看到,刚好从2008年开始,内地电影市场开始逐渐复苏,并在以后的几年中,以令世界惊讶的速度井喷式发展起来。而市场的高速膨胀,也彻底改变了华语影人的创作观念,无论是北上捞金的港台导演,还是内地的后起之秀,几乎都无一例外地把高票房作为首要奋斗目标。昔日讲求艺术性和社会感,以欧洲电影为创作榜样的导演们,忽然集体改走好莱坞印钞机路线,以至于刚接任威尼斯电影节主席的阿尔贝托·巴贝拉在2013年选片后,话中有话地说道:“现在中国电影人明显发生了转变,主要制作面向本土观众的大众电影。从技术上讲,这些电影很精彩,能与世由于大部份品牌厂家已将生产移至中国;另外一方面出口也在放缓界任何其他地方制作的电影相媲美,但是电影的内容却不适合走出国门。”

“面向本土的大众电影”,这话说得很委婉,其实讲究艺术和格调的意大利人,就是想说:“乃们太商业了!一点节操都没有!我们高大上的威尼斯没法带你们玩了!”

“可能”时代 华语张启辉文艺片小复苏 新一代文艺片旗手养成中

市黃思婷场的变革让文艺片从昔日的“主流”,变成今天的“弱势群体”,但颓势之中也孕育着无限可能。今年年初的柏林电影节上,刁亦男凭借《白日焰火》拿到了同样是在2007年后就再也没有华语导演拿过的金熊奖云菲菲,大振人心。电影片方更趁热打铁猛烈宣传,令影片刷新了华语文艺片的票房成绩,打破了海外电影节获奖影片不卖座的魔咒。这无疑更增加了那些坚守文艺片阵地的电影人的信心。

时隔半年,威尼斯电影节的到来再次给文艺片的出头带来机会。我们也终于在连年的惨淡后看到华语文艺片重新回到了各种比赛单元。尽管主竞赛入围者只有王小帅的《闯入者》一部,但《黄金时代》和《亲爱的》两部既有明星撑场,又兼具了与威尼斯电影节相契合的“人文艺术气质”的影片,为电影节增加了不少看点。威尼斯也同样给予华语文艺片新作们以足够的重视,《黄金时代》不但享受到“闭幕影片”的殊荣,许鞍华更荣任地平线单元的评委会主席。而主竞赛单元的评委则有陈冲为华语片坐镇。新人方面,刚刚自FIRST青年电影节上获得最高奖项的《殡棺》入围了国际影评人单元,李烈监制的新片《台北工厂II》、短片《大暑》也都将在电影节亮相。

比起近两年,华语片专注赴电影节走红毯、搞宣传、开PARTY、做广告的状态,今年的参展选手简直靠谱到令人感动。在经历了几年“重商业,轻艺术”的探索后,几部有名导护航、有明星光环、有艺术光辉、有社会感的作品,让我们看到了华语文艺片小复苏的苗头。也许华语片在征战欧洲电影节的道路上仍然处于瓶颈期,但我们还是可以看到,在“一切皆有可能”的华语电影市场上,新一代的文艺片旗手正在逐渐养成。(李路明)

了解这一点就够了
四川省肝硬化患者饮食的十个方面
长春中西医结合医院面神经科
北京治疗青光眼比较好的医院
友情链接